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7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41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35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62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164篇
内科学   261篇
皮肤病学   33篇
神经病学   144篇
特种医学   109篇
外科学   102篇
综合类   28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89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9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3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10篇
  1976年   11篇
  1975年   8篇
  1972年   11篇
  1840年   13篇
  183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62.
The classification of Bright''s Disease has claimed much attcntion during the present century. Some clinicians content themselves with the simple division into acute and chronic nephritis. This seems hardly adequate when one considers the varying types of the disease which one encounters.  相似文献   
63.
不同孔径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修复兔桡骨缺损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目的:纳米级的羟基磷灰石材料与人体内组织成分更为相似,具有更佳的生物性能。评价不同孔径的多孔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的骨缺损修复能力,从而筛选出适合的孔径以达到骨传导功能与生物力学性能的良好统一。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10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以硝酸钙和磷酸二氢铵为原料,采用溶胶-絮凝法制备粉体,运用压力成型、木模成型和浸渍成型分别制得孔隙分布均匀的孔径分别为50~150μm、100~250μm和300~500μm的多孔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②实验动物:雄性新西兰大白兔60只随机分为植入50~150μm孔径材料组、植入100~250μm孔径材料组、植入300~500μm孔径材料组、空白对照组,每组15只。实验过程中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要求。③实验方法:制备双侧桡骨骨缺损动物模型,然后用3种不同孔径的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材料植入骨缺损处进行修复,空白对照组不植入任何材料。④实验评估:术后4,8和12周分别行大体标本观察、X射线片观察、扫描电镜观察及生物力学测试,比较各组材料修复骨缺损的能力。结果:实验动物均进入结果分析。①X射线片检查结果:术后4周、8周、12周,植入100~250μm孔径材料组X射线评分高于植入50~150μm,300~500μm孔径材料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生物力学检测结果:术后4周、8周、12周,植入100~250μm孔径材料组生物力学强度高于植入50~150μm,300~500μm孔径材料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植入100~250μm孔径材料组成骨效果明显优于植入50~150μm,300~500μm孔径材料组和空白对照组。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具有良好的成骨能力,但其骨修复能力受孔径因素的影响,孔径100~250μm的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材料成骨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64.
The goal of this paper is to present strategies utilized to support K scholar research mentors. K scholars are generally assistant professors who are close to developing independent research programs. Of all the various types of mentees, K scholars offer the greatest challenges, as well as the greatest rewards, for research mentors. To see one's mentee achieve independent PI status and become an established investigator is one of the great joys of being a research mentor. Research mentors for K scholars, however, may not directly benefit from their mentoring relationship, neither in terms of obtaining data to support their research program or laboratory, nor in assistance with grants or scientific papers. There is a pressing need for the research community to address the workload, institutional expectations, and reward system for research mentors. The dearth of research mentors and role models in clinical translational science parallels the decreasing number of physicians choosing careers in clinical research. While there is limited empirical information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mentor support mechanisms, this white paper concludes that providing mentor support is critical to expanding the available pool of mentors, as well as providing training opportunities for K scholars.  相似文献   
65.

Introduction  

Dysphagia is common among survivors of critical illness who requir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during treatment. The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ostextubation dysphagia, and the effects of dysphagia on patient outcomes, have been relatively unexplored.  相似文献   
66.
工程化视知觉感知学习系统治疗儿童弱视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传统治疗弱视的方法(如遮盖治疗,精细训练等)起效慢,疗效欠佳;视知觉感知学习系统作为一种针对性很强的儿童弱视治疗方法,其疗效需进一步观察。方法:①收集2006-09/2007-02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视光中心就诊的弱视儿童125例250眼,女73例,男52例,年龄(6±2)岁。患儿家长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②根据视功能检查结果,采用视知觉感知学习系统对弱视患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如双眼视力相差两行以上,辅助遮盖优势眼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每天训练2次,每次2个训练内容(程序),每个训练内容10min,40min/d,训练内容之间要求有10min左右的休息间隙。训练需在安静和黯淡环境下进行。每月定期复查双眼视力及其各项视功能的恢复情况,并根据复查结果继续原程序治疗或调整治疗程序。结果:弱视患儿125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视力:视知觉感知学习系统治疗儿童弱视的总有效率为75.2%,视力提高行数从治疗第3个月起有大幅增加(P<0.05),最佳矫正视力由治疗前的0.60±0.23提高至治疗后的0.86±0.2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治疗时间与疗效:疗效达到进步的平均时间为(2.82±1.30)个月,达到基本治愈为(2.87±1.40)个月。治疗3个月的患者视力疗效达进步率最高[98%(39/40)],治疗1个月的患者视力进步率最低[55%(31/56),P<0.05]。基本治愈率随治疗时间的增加递增,治疗4个月组基本治愈率最高[67%(31/46),P<0.05]。结论:视知觉感知学习系统治疗儿童弱视疗效快,达到有效的时间为治疗两三个月。  相似文献   
67.
68.
69.
目的:灰色模型是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使信息不完全明确的系统经数据处理后能得到较明确结果的一种数学预测模型,体外细胞培养的影响因素较多,属于信息不完全明确的灰色系统,故运用灰色GM(1,1)模型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变化规律进行预测,验证模型在体外细胞培养中的可应用性。方法:实验于2005—11/2006—03在广东医学院药理教研室完成。①实验过程:应用酶序列消化分离培养法培养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用MTT法测定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在不含血清培养液A值,以了解成骨细胞的增殖情况;对硝基苯磷酸盐法观察体积分数为0.01的胎牛血清培养液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分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代表成骨细胞的分化情况。②灰色GM(1,1)模型建立:运用灰色系统理论,通过SAS8.1软件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MTT值和碱性磷酸酶OT值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后验差检验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MTT这一指标的平均相对误差为4.4%,碱性磷酸酶这一指标的平均相对误差为7.04%,后验差比值为0.048和0.315,综合评定该模型为“好”。结论:灰色GM(1,1)模型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MTT值和碱性磷酸酶的OT值变化的预测精度高,结果可靠。体外培养成骨细胞MTT值和碱性磷酸酶的OT值的变化可用灰色GM(1,1)模型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